科学家马歇尔为了证实幽门螺杆菌的存在,亲自喝下幽门螺杆菌,三天之后就出现了恶心、口臭,经过内镜活检检查,最终证实胃部确实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如果我们没有出现恶心、口臭,是不是就没有感染呢?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认呢?
呼气试验: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13C(碳13)与14C(碳14)呼气试验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金标准”。
检测前4小时需要禁食禁水,服下含有13C/14C胶囊15-25分钟后,对着豆浆袋一样的小袋子吹气,就可以实现检测,简便无痛苦,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
检测值越高代表越严重吗?
答案是“No”。幽门螺杆菌检查是一种“定性”(有没有)检测,而不是“定量”(有多少)检查。检测值高或低不能代表感染程度高低。
13C和14C有什么区别?
这两者虽然差别不太大,但14C的准确度更高,可达94.6%以上,13C相对放射剂量更小,14C呼气试验仪器设计和制造成本较低,价格低廉。12岁以下儿童、哺乳期妇女、孕妇宜选择13C更安全。
如果检查出现假阴性的话需要排查以下4点:
-
在一个月内服用了抗生素,还有清热解毒类的中草药或中成药,甚至一些保健品(含黄连、黄芪、蒲公英等);
-
14天内服用了抑酸剂,比如拉挫类、替丁类药物,还有铋剂;
-
一些疾病导致患者胃内细菌负荷量减少,如消化性溃疡出血、重度糜烂性胃炎、胆汁的反流性胃炎、胃恶性肿瘤等;
-
某些能暂时抑制幽门螺杆菌的食物,如生吃过多大蒜。因此建议做呼气试验之前一定要停用以上相关的药物和食物,空腹4个小时以上,切记检查前3个小时不抽烟、不喝刺激性饮料。
胃镜检查——侵入性的检测
胃镜检查可直接通过观测胃部组织形态判断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还可以取活检,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是胃镜检查患者更可靠的检测方式,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但准确性受活检组织细菌密度影响,并且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测,因此不推荐用于幽门螺杆菌根除后的复查。
抽血检查——灵敏度较低
抽血检查就是血清学检查,是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抗体。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需经过一定时间(1~3个月)才能产生抗体,而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其抗体也需要经一定时间才逐渐消失,因此抗体检测并不一定反应最近正在有感染,如果既往感染过,也会得出阳性的结果。也就是说,血清检测的主要缺点是:无法区分既往感染与现状感染,不适合治疗后复查。但是如果抗体是阴性那肯定是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所以抽血的抗体检测为阴性是判断没有感染的可靠依据。
粪便检测
粪便检测,与血清检测的原理相同。幽门螺杆菌主要存在于胃上皮细胞,可随着胃黏膜细胞的脱落经肠道排出体外。因此,通过对粪便中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即可判断受检者有无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在90%以上,尤其适用于依从性差的儿童。受试者只需留取粪便标本而不需口服任何试剂,适用于所有年龄(包括儿童和老人)和所有类型(包括孕妇)的患者,且无任何毒性反应。并且,人胃上皮细胞更新速度快,基本每1-3天可更新一次,由于粪便检测的是幽门螺杆菌抗原,因此可准确反应幽门螺杆菌的现症感染情况,阳性则可认定为现症感染。
幽门螺杆菌试纸自测
如果不方便去医院,幽门螺杆菌检测试纸可作为一种选择。但是检测准确度不高,主要原因是:
-
检测结果受口腔清洁度的影响;
-
它测到的是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 ,即使检测呈阳性,也不一定胃里面被感染;
-
检测结果是凭肉眼去观察,误差会比较大;
-
受药物、食物、操作影响较大。
如果检测发现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根除,按期复查,一次根除最重要,日常生活,做到重视预防、积极治疗,及时杀灭口腔幽门螺杆菌,避免感染至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