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中老年人才会患癌,据统计,我国胃病发生率高达85%,患者群体年轻化,胃癌的发病率更是目前所有的恶性肿瘤中占第二位,我国23-34岁慢性胃炎患者比例逐年上升,癌细胞喜欢年轻人,主要与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等有关。
1.饮食结构不规律
喜欢吃烟熏腌制油炸食品高盐饮食都是引发癌变的重要因素
不吃早餐,胃酸对空腹的胃粘膜造成损害。暴饮暴食,爱吃宵夜,打破了胃酸的分泌规律。刺激性强的食物,会给胃部粘膜损伤造成巨大的伤害。快餐食品一些亚硝酸盐,反复高温油炸的食物中含有苯并芘等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增加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可能,从而引发胃癌
2.抽烟喝酒
长期抽烟可增加胃癌发病率,烟雾会随消化道进入胃刺激胃黏膜,引起黏膜下血管收缩,胃粘膜出现缺氧症状。喝酒,酒精对于胃粘膜会形成损伤,一次性大量饮酒克导致急性胃炎,胃出血。
3.熬夜
年轻人喜欢熬夜,会影响胃肠道黏膜的修复,长期熬夜会使胃失去正常的昼夜节律。还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及免疫力下降,加大患癌风险。
4.精神压力工作压力大
一紧张就胃疼,胃肠道是一个超级敏感的压力感受器。焦虑紧张的情绪引起胃肠道消化系统症状。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恐惧的状态,容易导致胃酸分泌异常、胃黏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等,从而形成胃黏膜慢性炎症,增加胃癌风险。
5.遗传因素
胃癌会遗传,胃癌当中有5-10%属于遗传性胃癌。大量资料表明,直系亲属的胃癌史是胃癌的危险因素。胃癌患者亲属比其他人患胃癌的危险性高2-3倍。遗传的基因突变,弥漫性的胃癌,整个胃大体叫皮革胃,年轻女孩容易患印戒细胞癌,像戒指一样的一个细胞形态,局限在粘膜层,增加患癌风险
6.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从大数据人群来看,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比没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患胃癌的几率会升高4-6倍。我国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较高,阳性率在50%左右,作为在胃内寄生的一种细菌,它会损伤胃粘膜,造成胃的炎症,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幽门螺旋杆菌是和胃癌发生密切相关,幽门感染对胃粘膜的持续损害可能使胃炎逐渐发展成溃疡,日积月累可能导致胃癌。
7.确诊率低
我国居民的癌症早筛率较低,在急性发作期时,年轻人忽视去医院检查治疗,使这些疾病延误治疗。导致存活率降低。
8.高危人群
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的人
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
高盐、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人群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
年龄40岁以上,男女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