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美白肌肤仅靠外部保养是不够的,《黄帝内经》提到“养于内美于外”,因此通过内部调理美白肤色也很重要。中医理论认为,肤色由脏腑调养,影响肤色以肝、脾、肾三脏最突出。
《黄帝内经》提到要“养于内美于外”,大意是若脏腑失调,气血不顺、肤色就容易暗沉,易产生色斑及皮肤浮肿松弛。
中医认为肝主疏通及渲泻,功能是疏泻全身气、血及津液。若人经常处于压力、紧张及情绪差的状态下,就会肝气郁结,肝气郁结会产生气血逆乱及瘀滞,肤色便会蜡黄而黯沉。
还有“肺主皮毛”,由于“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肾虚或肾水不足会影响肺脏功能,肤色也会变差。明白了脏腑对肤色的影响后,就要对症进行调理。
中医认为皮肤的色泽不同,引发的原因就不同,因此须针对不同原因调理体质,才能真正解决肌肤问题。
面色:惨白或萎黄
如果肤色惨白或萎黄,大多属于血虚,这类女性平常会很容易疲倦、头晕,有时也会有心悸。
自察:观察舌头,舌苔比较薄、白,平时的经血颜色比较淡、稀。
调理:从补血下手,市场上易买到的四物汤药材就很有帮助,不过注意“地黄”要选择熟地黄才能补血,同时也可以加上黄芪或人参行气。
面色:皮肤粗糙,脸色不均匀,斑斑点点,这类型通常是阴血不足,内有燥火,得从滋阴及清内热做起。
自察:阴虚通常是熬夜引起阴虚火旺,容易失眠,牙龈浮肿,精神常有焦虑及便秘、口干及眼睛酸涩。
调理:多用薄荷、荷叶及鱼腥草等草药清火,绿豆和仙草也是很好的清内热食物,日常也可吃猪肉或鸭肉来补肾阴。
面色:肤色暗沉通常由肾气不足引起,阴液亏损,所以要补肾气就要帮助黑色素代谢,让肤质更粉嫩。
自察:肾气不足,疲惫劳累,胃口不好。
调理:中医认为“劳伤肾气”,肾气先天不足要补肾,后天的问题则要健脾来补气,可以多食黑芝麻糊、桂圆等,药材以何首乌最常见。若还有脾气虚问题也可加党参、黄芪帮助调理,且陈皮也是不错的理气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