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小伙伴会有这样的疑问。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平时没症状要吃药吗?
最新的指南要求,只要发现有幽门螺旋杆菌就一定要治疗。(四联疗法,2种抗生素,1种 PPI 制剂,1种铋剂),疗程为14天。幽门螺旋杆菌会导致胃粘膜病变。幽门螺旋杆菌是个可以传染的细菌,积极的杀菌有利于控制相互传播,可以缓解对胃粘膜的损伤,降低胃溃疡胃癌的发生风险。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症状,只有30%左右的患者有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胃胀、胃痛、反酸、烧心等。 剩下的70%的患者基本没有什么症状。所以,没感觉到不适症状,不代表胃内真的没有问题。没有症状不代表病情不会进展,长此以往对胃肯定会有伤害。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的一级危险因素。一系列的胃病与幽门螺旋杆菌密切相关,可以导致多种胃部病变,据数据统计,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病人,约10%存在着慢性活动性胃炎、10~15%的消化性溃疡、约有1%-2%最终会发展为胃癌,除此之外还与一些疾病发生有关,比如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不会自愈,若不进行治疗,往往会造成终生感染。
但哪些人群可以暂时不进行治疗呢? 对于14岁以下的儿童来说,目前没有指南规定要常规进行幽门螺旋杆菌地根治,儿童感染后进展成为严重疾病的几率低;可选择的药物种类少,对药物地不良反应耐受力低;治疗后再感染率高。目前在医学上也不建议对儿童进行常规的幽门螺旋杆菌检测。
此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不建议检测和治疗。